从心理学上讲,催眠是指为他人治疗心理疾病以及减轻压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社会上总会有一些坏人想利用催眠术实施自己的犯罪行为。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人的内心深处去探索未知的秘密。催眠之后潜意识会根 ...
在19世纪,有一位经历不凡、业绩显赫的侦探大师。在他那传奇般的生涯中,他曾是剑手、士兵,后来又当过囚徒和逃犯,最后成为创立了现代犯罪学和侦察术的第一个职业侦探。他的声威曾使那些横行无忌的凶恶盗匪闻风丧 ...
一名放射科医生 Nicola Strickland,1999年夏天到加勒比海度假,某天早上她到海边散步,发现几颗气味香甜、外表象苹果的绿色水果,而前方就是这些水果的果树,水果看起来没什么。Nicola 正好口渴,没多想就咬一口 ...
未成年人杀人也是犯罪的,如果不满十四周岁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已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杀人罪,就应当负刑事责任。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适用死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 ...
按实际情况,如果债务人欠债不还的,双方协商无效,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决债务人承担债务,如果判决生效后,债务人依然拒绝偿还债务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通过法院强制债务人偿还债务。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 ...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密码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密码学变得更加复杂,使用的密码和机器也更加复杂。密码分析的实践也更加先进,每个国家都试图提高其加密/解密信息的能力。 ...
为了能够尽快的查明案件的真相,就需要对被害人进行询问、对证人录口供,从而得到一些可以破案的信息或线索, 当然,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案发现场进行勘验,因为现场会遗留很多有效的证据,这对案件有帮助。 在侦查阶 ...
自动密钥密码是一种多字母替代密码,其有多种加密方式,不过最流行,也最普遍接受的是1586年由布莱斯·德·维吉尼亚发明(维吉尼亚密码也是他发明的)的,它与维吉尼亚密码很相似,不过它使用有别于维吉尼亚密码的方 ...
简单地说,滚动密钥密码是维吉尼亚密码的一种变体,它有别于维吉尼亚密码使用重复循环使用的短密钥进行加密,而是用长文章或者书籍,作为密钥的来源载体。这需要双方在进行密码交流之前进行约定,约定好后,双方都知 ...
薛某是南京市某服装店老板,2006年3月11日凌晨3时许,薛某的妻子夏某驾驶一辆小轿车在某路段发生交通事故,夏某见四周无人便驾车逃逸。事后,薛某将肇事的车辆送往汽车修理厂予以修理,企图毁灭证据,以帮助妻子逃 ...
2008年7月1日上午9时40分许,北京籍男子杨佳在上海市闸北区公安分局办公大楼便门外纵火,用刀捅伤一名保安,后突然闯入办公大楼,又连续用刀插伤正在办公的民警,共致9名民警受伤,其中6名民警牺牲。作案人杨佳被当 ...
翻供,英文为withdraw a confession,顾名思义,就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推翻、改变原来所作的认罪供述的行为总称。它包括否认型翻供和辩解型翻供两 种形式,前者系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全部或部分地推翻原供认的 ...
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 ...
1、作案的目的与动机精神病者杀人的目的和动机一般都不明显,即使能找出一些动机,但与其后果极不相称。他们可能无缘无故杀害对自己很好的亲朋好友,或者随机杀害无辜者,或者杀害和他们有小积怨和矛盾的人。2、缺 ...
1、典型缢死指身休呈悬空直立状态下的前位缢死。 这种组死方式比较常见,绳套自须前正中对称的向左右两侧延伸,行走水平逐渐上提,经耳后进入后发际,在枕部有提空或相连,形成倾斜的马蹄形索沟。由于双脚离地,身 ...
人体从高处以自由落体运动坠落,与地面或某种物体碰撞发生的损伤称为高坠伤。高坠伤在自杀、灾害事件中多见,偶尔有用其他手段谋杀后,伪装自杀或意外事故的案例报道。高坠伤的形态及损伤程度受坠落高度、体重、坠落 ...
中枢神经系统根据分布部位和分担的机能不同,可具有管理思考、运动的“动物机能,和管理呼吸脉搏,调节休温的“植物机能”。“动物机能的功能定位主要在大脑皮层,而“植物机能”的功能定位则是在大脑的边缘叶(如海 ...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引起猝死的最常见疾病。心脏性猝死是心脏病死亡的最常见形式,其中约80%的基本病因为冠心病,其次为高血压病、心肌炎、心内膜炎、心瓣膜病、肺动脉栓塞等。 冠心病 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 ...
人死后,角膜透明度逐渐减低,混浊,呈灰白色,最后完全不能透视瞳孔的征象,称为角膜混浊。 过去认为角膜混浊是角膜局部干燥现象之一。但是根据实验:①有时眼睑闭合的比眼睑睁开者角膜混浊更快;②角膜在蒸溜水中 ...
讯问的目的是査明案件事实真相,认定嫌疑人是否犯罪,并依法提出处理意见。侦査人员是讯问活动的直接主持者,犯罪嫌疑人有无犯罪事实要由侦查人员通过讯问和调査取证来揭露与证实,并依法作出处理。而有罪嫌疑人往往 ...
为什么一个无辜的人会认罪?研究告诉我们,答案并不简单,因为许多不同的心理因素会导致一个人作出虚假供述。心理学教授、研究虚假供述现象的领军人物之一索尔·卡西尼说,虚假供述有三种基本类型:自愿认罪顺从的 ...
侦查人员依法采取并作用于犯罪嫌疑人,借以引起犯罪嫌疑人某种心理变化,直至达到预审目的的手段,称为心理学讯问方法。下面就列举几种利用心理学原理创设的讯问方法: 1、联想反应讯问法 联想反应讯问法,指的是调 ...
1. 古代中国人最早认识到指纹的独特性和适于个人的鉴定,其行为有在法律文件上,甚至在犯罪的供认书上用拇指纹代替签字。2. 西方最早承认指纹的科学性,出现在17世纪末的著作中。1684年,内赫米亚·格鲁向英国皇家 ...
当人们听到他们多年来熟悉的某人犯了谋杀罪时,他们常常表现的非常惊讶,似乎很难相信他们所熟悉的那个“正常”人能做这样的事。事实上,许多连环杀手有能力以不引起别人怀疑的方式行事,他们不会留下任何犯罪的迹 ...
我们可能经常在电影中看到,警方调查人员使用测谎仪来对嫌疑人进行测谎,毫无疑问,测谎仪的目的是用来鉴别这个人在回答某些问题时是否在说谎。当一个人接受测谎仪测试时,他的身上会连接上4到6个传感器,传感器的 ...
犯罪动机多种多样,其性质不同,所反映出来的主观恶性也就大不一样。西方一些犯罪学家按照犯罪动机的性质,把犯罪动机分为财欲、性欲和攻击欲三大类。而我国的刑法学者则主张将犯罪动机分为以下11种类型: 1 ...
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不是中毒,需经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系列检验,方能作出认定。但这种检验一般都是第一线工作的执法工作者要求下进行的。即是说首先执法机关发现有中毒可疑,因而决定指聘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检验、鉴定 ...
说起铊中毒,就不能不提闹得沸沸扬扬的朱令投毒事件,清华大学学生朱令在校期间离奇出现铊中毒的症状,导致身体健康遭到极大的伤害,最后得助于互联网才受到确诊和救治的事件。由于朱令没有铊的接触史,警方认定为 ...
首先问一下你自己,你喜欢使用简单好记的密码吗? 比如:123456,或是自己的生日日期等。 如果是,专家建议你还是改一改吧。 不难理解,密码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你想保护好自己的网上世界,如, ...
张某23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带着一群孩子上山摘点杨梅。杨梅山上山路又窄又崎岖,加上下了几天雨,路非常滑。张某决定先带10岁女孩小丽和12岁男孩小江上去,其余留在山下等。张某在前面探路,两个孩子跟在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