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加尼克效应

    源于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做的一次实验。他将受试者分成两组,分别去完成20项工作。其间,他对其中一组进行干预,使他们的工作不能顺利完成,而让另一组毫无阻碍,顺利完成全部工作。尽管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非常 ...

    栏目: [效应] | 殇熙 评论 0 已查阅 937 次
  • 蔡戈尼效应

    1927年,心理学家蔡戈尼做了一个实验:将受试者分为甲乙两组,同时演算相同的数学题。其间让甲组顺利演算完毕,而一组演算中途,突然下令停止。然后让两组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乙组明显优于甲组。这种未完成的不爽深 ...

    栏目: [效应] | 殇熙 评论 0 已查阅 1026 次
  • 间隙效应(管道效应)

    如果药柱与炮孔孔壁间存在间隙,常常会发生爆轰中断或爆轰转变为爆燃的现象。

    栏目: [效应] | 殇熙 评论 0 已查阅 863 次
  • 法医学分支包括?

    法医学学科分支包括法医病理学、临床法医学、法医精神病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毒物学分析、法医物证学。

    栏目: [法医] | 殇熙 评论 0 已查阅 1010 次
  • 法医学物证的概念

    所有与案件有关的能够证实犯罪的物品和痕迹称为物证。

    栏目: [法医] | 殇熙 评论 0 已查阅 1108 次
  • 法医物证鉴定

    运用免疫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的理论和方法,利用遗传学标记系统的多态性对生物学检材的种类、种属及个体来源进行鉴定。其主要内容包括:个体识别、亲子鉴定、性别鉴定、种族和种属认定等。 ...

    栏目: [法医] | 殇熙 评论 0 已查阅 1394 次
  • 抑制死

    抑制死,是指由于身体其些部位受到轻微的,对于正常人不足以构成死亡的刺激或外伤,通过反射在短时间内心跳停止而死亡,尸体验测未发现明确死因者。抑制死是一种发生概率非常小的死亡原因,但是因为它出现的急骤,而 ...

    栏目: [法医] | 殇熙 评论 0 已查阅 1106 次
  • 约翰·桑代克

    英国作家奥斯丁•弗里曼笔下的侦探。1870年生于伦敦。曾在圣玛卡勒特医院的附属医学专科学校学习病理学与法医学。后来在博物馆工作,获得律师资格。在侦探舞台上露面,几乎与福尔摩斯同时。性格温和、敦厚、朴实,常 ...

    栏目: [侦探]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024 次
  • 明智小五郎(あけち こごろう)

    明智小五郎是日本侦探小说家江户川乱步创造的一个名侦探。妻子是明智文代(本姓:奥村),培养了徒弟小林芳雄并组织少年侦探团(小林芳雄担任团长)。主要对手是怪人二十面相。在2012年,日本朝日新闻的问卷调查“最 ...

    栏目: [侦探]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052 次
  • 布朗神父(Father Brown)

    布朗神父是英国小说家G·K·却斯特顿创造的一个虚构人物,也是51部侦探短篇故事主角,大部分后来被编译成五本书。切斯特顿基以约翰·奥康纳神父(1870至1952年)为蓝本来创造布朗神父,他在布拉德福德担任神父,并参 ...

    栏目: [侦探]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966 次
  • C·奥古斯特·杜宾

    杜宾是爱伦•坡推理小说中塑造的侦探形象,也被看作是世界推理小说中的第一位侦探。杜宾也成为许多后起者的典范(最出名的莫过于夏洛克·福尔摩斯)。而杜宾与他不知名字的密友同住在巴黎。并由这位友人,阐述侦探故 ...

    栏目: [侦探]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186 次
  • 三毛猫福尔摩斯

    三毛猫是赤川次郎著的推理小说系列《三毛猫福尔摩斯系列》中的虚构名侦探。因赤川次郎特有的文风和以猫为主人公的奇特的设定,此系列持续到现在也依然人气高企。此外,发行本数也超过了夏洛克福尔摩斯系列。因饲主在 ...

    栏目: [侦探]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367 次
  • 古畑任三郎

    日本富士电视台播出的同名电视系列剧塑造的名侦探,由日本著名演员田村正和饰演。《古畑任三郎》又名《绅士刑警》,主角古畑任三郎是一名45岁的警视厅搜查科刑警。生日1月6日。他是个不打领带、从不带枪、甚至看见枪 ...

    栏目: [侦探]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972 次
  • 林肯·莱姆

    美国推理小说作家杰夫里·迪弗笔下的侦探。林肯·莱姆系列小说是杰夫里·迪弗的代表作品,为他赢得W.H.史密斯好书奖。林肯·莱姆是纽约市警察局刑事调查及资源组的负责人,被同事称为“世界第一的刑案鉴定专家”。林 ...

    栏目: [侦探]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289 次
  • 佩里·梅森

    侦探小说家厄尔·斯坦利·加德纳笔下的虚构名侦探,是一位刚正不阿的律师,以替杀人冤犯洗清罪嫌出名。登场作品是《梅森探案集》。《梅森探案集》的情节曲折紧张,扑朔迷离,扣人心弦,使读者读来兴趣盎然,另外作者 ...

    栏目: [侦探]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194 次
  • 神津恭介

    日本推理小说作家高木彬光笔下虚构的名侦探,职业为东京大学医学系法医学副教授。在日本、神津恭介和明智小五郎、金田一耕助并列为“日本三大名侦探”。在初登场作品‘刺青杀人事件’中,作者曾这么形容他所塑造的人 ...

    栏目: [侦探]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141 次
  • 犀川创平&西之园萌绘

    犀川&萌绘,日本推理小说作家森博嗣笔下的一对侦探形象。以他们为主人公的系列小说被称为“S&M”系列。犀川创平是一名32岁(在《全部成为F》时)的独身男子,居住于那古野市(虚构,日语读法跟名古屋音近),职业是 ...

    栏目: [侦探]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581 次
  • 菲洛.万斯

    菲洛凡斯(也译作菲洛万斯)是美国著名探案小说家范·达因塑造的优雅侦探形象,其作品《菲洛万斯探案集》以主角名字命名。菲洛万斯是一名兼艺术鉴赏家身份的业余侦探,主张以心理分析为中心的分析推理法,与福尔摩斯 ...

    栏目: [侦探]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997 次
  • 奥古斯都·S·F·X·凡杜森教授

    凡杜森是美国侦探小说家杰克·福翠尔笔下的一位有着贵族血统的古怪教授侦探,全名叫奥古斯都·S·F·X·凡杜森。凡杜森拥有大大小小二十多个学术头衔,包括哲学博士、法学博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医学博士、牙科硕 ...

    栏目: [侦探]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196 次
  • 陈查理(Charlie Chan)

    陈查理或陈查礼(英文:Charlie Chan),是美国作家厄尔·德尔·比格斯(Earl Derr Biggers)笔下华人探长。据比格斯说,陈查理这一角色的灵感来自于他在檀香山度假时看到的一则新闻,新闻写的是华裔探警张阿平(Cha ...

    栏目: [侦探]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082 次
  • 毒物学:硫酸

    硫酸(化学式:H2SO4)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油状液体,工业用的硫酸因含有杂质,多呈黄褐色。硫酸能与任何比例的水混合,形成水化物而放出大量的热,它有强烈吸收水蒸气的能力,所以可做脱水剂及干燥剂。硫酸在工业上 ...

    栏目: [毒物]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982 次
  • 毒物学:海芋

    海芋,为天南星科海芋属植物,是常见观赏植物,原出东南亚及澳洲原始森林,亦见诸华南及兰屿等地,有多个俗称,如,痕芋头、狼毒(广东)、野芋头、山芋头、大根芋、大虫芋、天芋、天蒙,作为观赏植物时则称其为“滴 ...

    栏目: [毒物]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973 次
  • 毒物学:箭毒蛙

    箭毒蛙,也称作毒箭蛙,是箭毒蛙科(Dendrobatidae)动物的统称,又名树棘蛙科或丛蛙科,是细小及白天活动的青蛙。中美洲及南美洲的原住民将它们身上的毒素涂在箭上,故得此名。箭毒蛙是全球最美丽的青蛙,同时也是 ...

    栏目: [毒物]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829 次
  • 毒物学:东北红豆杉

    东北红豆杉,又称日本红豆杉、赤柏松、紫柏松、朱树。其木材纹理细致、色泽美丽且具有香味,被视为良好的建筑及家俱用材,比重约为0.51,心材呈红褐色,在古日本被用来作为大官及神职人员的朝笏,因此又名“一位”。 ...

    栏目: [毒物]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116 次
  • 毒物学:砷(三氧化二砷)

    砷,又名砒,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一种金属。在土壤、水、矿物、植物中都能检测出微量的砷。正常人体组织中也含有微量的砷。本来金属砷因不溶解于水,是没有毒性的,但是,砷化物,特别是三氧化二砷,却是剧毒的 ...

    栏目: [毒物]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025 次
  • 毒物学:六六六

    六六六是1,2,3,4,5,6-六氯环己烷,化学式C6H6Cl6,分子量:290.82。晶体为白色,粉末为灰白色到褐色(俗称六六粉),有难闻的霉臭味。六六六在高温和日光下不易分解,对酸稳定而极易被碱破坏。六六六急性毒性较小,各 ...

    栏目: [毒物]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1015 次
  • 毒物学:河豚

    河豚为体内含有剧毒物质的鱼类,是我国近年来引起中毒案件发案率比较高的有毒动物之一。河豚中毒多因食用烹饪处理不当或误食河豚所引起。河豚体内毒素包括河豚毒素、河豚素、河豚酸和河豚肝毒素等,在脏器、血液中分 ...

    栏目: [毒物]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889 次
  • 法医学:干性溺死

    为非典型溺死。溺水者为落水后死亡,但尸检未见呼吸道和肺泡中有较多溺液。死亡机制可能为落水后因冷水进入呼吸道刺激声门引起反射性痉挛,发生急性窒息;或因冷水刺激皮肤、咽喉部及气管粘膜,引起反射性迷走神经抑 ...

    栏目: [法医]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981 次
  • 法医学:死后呕吐和死后分娩

    死后呕吐:死后胃内容物因受腐败气体的压迫,从食管经口鼻腔排出,称死后呕吐。同样,也可压迫积聚在气管和支气管中的腐败血性液体自口鼻腔排出。死后分娩:高度腐败的尸体,腐败气体可以将子宫内的胎儿挤出子宫,称 ...

    栏目: [法医]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890 次
  • 法医学:假死

    假死(apparent death):又称微弱死亡。是指人的循环、呼吸和脑的功能活动高度抑制,生命机能极度微弱,用一般临床检查方法已经检查不出生命指征,外表看来好像人已死亡,而实际上还活着的一种状态,经过积极救治, ...

    栏目: [法医] | 伤蓝 评论 0 已查阅 939 次
小黑屋| 隐私政策| 侵权投诉| 数字千年版权法(DMCA)| 切换繁体 |捐助本站
copyright 2019-2023 推理罪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