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99|回复: 0

[心理分析] 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

  • 打卡总天数:2

积分成就

用户组:管理员

书币:130159

推理币:775950

发表于 2019-6-23 16: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ocd-control-neurosciencenews-750x430-770x433_副本.jpg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人们为了应付心理压力或挫折,适应环境而使用的一种策略。
这种心理上的策略,大多数不知不觉中被使用的,它能使人心安理得,可以减轻人们由于心理压力或挫折引起的紧张不安、焦虑和痛苦。
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
根据心理防御机制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出现的早晚,可以分为四类:
1、爱的防御机制
在婴儿早期个性发展中常被使用,具有婴儿不能区分自我和客观现实间的界线的特点。正常人偶尔使用,精神病人则经常极端的使用,又称为精神病性防御机制,包括否认、曲解、投射、统一化等。
2、幼稚的防御机制
又称为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幼儿期以后开始使用,包括退化、幻想、摄入等。
3.神经症性防御机制
在少年以后使用。成人中神经症患者应用较多,包括转移、隔离、合理化、反向、抵消、理想化、补偿、潜抑等。
4.成熟的防御机制
在个体个性成熟之后使用,包括升华、幽默等。
下面我们总结了一下比较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
1.否认作用
否认作用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简单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指对某些客观现实的不承认,特別是把已经发生的悲痛,或者不愉快而令人难堪的经历加以否定,以减轻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从而避免了心理上的不安与痛苦,可以哲时起到级解焦虑的作用。
2.合理化作用
合理化作用又称文饰作用,酸葡萄机制。
这是指—个人受挫折,或者无法达到自己迫求的目标,或者做错了事,举止不符合社会道徳规范时,往往找一些原谅自己的理由来进行解释,尽管有些所谓的理由是不适当的,甚至在别人看来十分荒谬可笑,但本人却强调这些理由去说服自己,从而免除精神上的苦恼。
3.升华作用
升华作用是把不容易实现的欲望,经过改头换面, 指向比较高尚的目标和方向。
人原有的行为或欲望,如果直接表现出来,可能会受到惩罚或产生不良后果,所以就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如一位有强烈妒忌心理的人,看不得别人的成耽,但理智又不允许他将这种心理表现出来,于是他可能通过发奋学习, 努力工作来试图超过对手。
如高考落榜,经商失败,如坚持自己的强烈需求,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为大家所不容,但如能将这些欲宙引导到更高层次,例如科学的创造发明,文学艺术活动等等,即使自己欲钽得到满足,又有益于社会和他人,这就是升华。这是最有积极意义和建设性的防御机制。
4.幽默作用
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防御形式。
当一个人遇到挫折,处于尴尬境地时,常使用幽默等办法进行自我解嘲,化解困境,以维持心理平衡。
一转而成轻松和自然。
5.潜抑作用
潜抑作用是指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欲望、情感和行动在不知不觉中抑制到潜意识里去的作用,这是心理防御机制最根本的方式。
通常来说,心理活动能把一些人们所不堪忍受或能引起的内心矛盾、冲动念头、怕绪或行动,在被意识之前,便抑制、存放到潜意识中去,不至于干扰人们的心境。
这些潜意识中的欲望、情绪和行为,虽不被意识,却可能不知不觉地影响我们的日常行为。弗洛伊德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失言、笔误、记忆错误或对某种应该熟悉的事物的遗忘等, 都是潜意识中被抑制的内容干扰意识领域而引起的。
6.反向作用
反向作用是以矫枉过正的形式处理一些不能被接受的欲望与行为。因为人的许多原始的行动及欲望,是自己和社会规范所不能容忍、 不能许可的,所以常被压抑而潜伏到潜意识中去,不为自己所觉察,但这些潜意识仍随时在伺机而动。
人们为了防止它们可能会突然冒出来,不得不加以特别防范。
例如,有些人对自己憎恨的对象反而特别温和或过分热情,这正是他在无意识中用反向的做法去掩盖自己的本意,以免失控而产不良后果。
7.转移作用
转移作用是指人们对某一对象的情绪、欲望和态度,限于理智和社会的制约时,便在潜意识之中,把它转移到另一个可以替代的对象身上。
例如迁怒是其中的一种。有的丈夫在外受气,回家打妻子,妻子打孩 子,孩子踢小花猫,因为被转换,心境也就得到了平复。
8.退化作用
退化作用指人们受挫折时,有时会放弃已经习得的成人方式,而恢复早期幼稚的方式去回避令人烦恼的现实,摆脱痛苦,或满足自己的欲望。
例如:成年人在疼痛难忍时叫妈呀,这是运用小孩子的方式对付疼痈,是一种退化的现象。
9.投射作用
投射作用是指将自己不喜欢的,或不能接受的性格、 态度、意念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或外部世界去。广义的投射泛指各种内在心理的外在化,而所投射的心理活动并不限于意识所排斥者。有些人自己有某种恶念及不良欲望,坚信别人也有这些欲望,以此保持心境的安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即可说明这种投射。
10.幻想作用
幻想作用是指人们遇到挫折时,因无力处理这些问 题,在幻想种来处理心理上的纷扰,让欲望得到满足,使自己脱离现实,如灰姑娘型幻想。
青少年常以白日梦的形式在幻想中满足某种欲望,但如果一个成人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来应付实际问题,就是人格不成熟甚至是精神疾病的表现,幻想作用与退化作用较为相似。
11.曲解作用
曲解作用是指对客观事实进行歪曲,以达到符合自己的心理需要的目的。曲解是许多防御机制的共有成份,因此是一种根本的防御反应方式。采用这种机制者不仅歪曲事实,而且相信实际就像曲解的那样。
12.摄入作用
摄入作用又称内射作用,是和投射作用相反的一种防御机制。摄入作用是指广泛地、毫不选择地吸收外界的亊物,而将它们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13.理想化作用
理想化作用是指将个人所喜爱的人或亊物完美化, 而忽视其实际存在的缺陷或问题。经常因为承认崇拜者的不足或问题而引起内心的不 安,故以虚假的想象来粉饰现实。
14.补偿作用
补偿作用是指人们因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而感到不适时,企困用各种方法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不适感,从而获得心理平衡。引起这种心理不适的因素,可能是生理上的或客观现实中的缺陷及不足,也可能是自我主观认识上的或想象中的。
15.同一化
间一化又称自居作用,是指人们在潜意识状态下力图把自己变得跟他人相似,甚至以他人自居。
例如在不知不觉中,男孩模仿父亲,女孩模仿母亲,这可以促使儿童的性格逐步成熟。有时候,人们会潜意识地模仿自己所羡慕的人, 东施效颦就是例子。
16.隔离作用
隔离作用是把部分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的不愉快。
最常被隔离的是整个事情中与亊实相关的感觉部分。如不说死,而说“仙逝”、“归天”、"长眠"等。
17.抵消作用
抵消作用是指以某种象征性的活动或事物,来抵消自己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补救心理上的不适和不安。例如,我们无意中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情,往往喜欢说对不起,来抵消心理的不安,使心理得到安慰。

返回列表 发新主题 回复
小黑屋| 隐私政策| 侵权投诉| 数字千年版权法(DMCA)| 切换繁体 |捐助本站
copyright 2019-2023 推理罪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