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子别名苍子(河北、东北)、老苍子(东北、江西)、胡苍子(辽宁)、剌鬼棵(河南)、痴头婆(广州)、羊带来(福建)等。 苍耳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0.621米,茎直立,叶互生,呈心脏形,先端尖,3〜5个浅裂,边缘有不规则锯齿。3〜4月间发芽生长,7〜8月间开花,为头状花序,绿色。9〜10月间结果,呈卵圆形,两端尖,似枣核,长约1〜1.5厘米, 宽约4〜6毫米,表面有钩刺。剥开外壳,内有一隔膜,各有种子一颗。 种子外表呈黑棕色,有光泽,种仁呈乳白色,富油性,味甘微苦,炒熟后,香味极佳。 苍耳野生于荒地、旷野、山坡、溪沟边或路旁。各省都有分布,以东北、华北、中南等地较多。 苍耳子可供药用,主治风寒、头痛、麻痹、痉挛等。 苍耳油在工业上用来制作油漆、油墨、肥皂等。 河北、天津一带农民习用土法制油,油供食用,油渣喂猪或作肥料。另外,苍耳子水浸液可作农药,防治棉蚜、红蜘蛛和菜青虫。
【毒性及中毒症状】 苍耳子的有毒成分至今尚未十分明了,可能由于所含的苍耳甙(Xanthostrumarin)和生物碱引起毒性。 苍耳中毒多半由以下三种情况造成。 1、食苍耳子中毒:多见于小孩,将炒熟或烤焦的苍耳子,连壳带皮一起嚼吃,吃多了会引起中毒。 2、食苍耳子面中毒:将苍耳子炒熟去壳磨成细粉, 食用过多引起中毒。 3、食苍耳子芽中毒:头年落在土中的苍耳子,翌年春季发芽,极似普遍食用的黄豆芽,味鲜美,易误认为黄豆芽采食而中毒。 苍耳子的毒性作用主要损害肝脏,能引起突发性肝昏迷而迅速死亡,愈后易留下肝肿大的后遗症。 苍耳中毒症状出现较缓慢,最快约在食后4〜6小时发 作,也有经10天半月才发病的。 大多数在食后2〜3天内出 现症状。 根据症状的轻重大致可分成以下三种类型。 轻型:一般仅有轻度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和腹痛,如此时即停止食用苍耳,有时可不经任何治疗,数日后能自行恢复健康。 中型:除了有较显著的头晕、头痛等症状外,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全身乏力、嗜睡或两眼凝视,眼睑与下肢有轻度浮肿,肝区有压痛,有的出现肝肿大,有的尿少或感 排尿困难,少数还出现腹泻或便秘现象。 重型:轻型或中型得不到及时治疗或继续食用苍耳以致进一步发展为重型,主要表现为精神迟钝、心律不整、烦燥不安、四肢抽搐、颈部强硬、昏迷、不省人事、血压下降、呼吸快而浅表或深长呈叹息状,有的出现黄疸,此时如不及时抢救,则多迅速死亡。 由于苍耳的有毒成分还不十分淸楚,故尚无化学检验方法。但根据是否食用过苍耳子,并根据上述症状表现检查,就可初步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