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3月13日凌晨3点,美国纽约皇后区,28岁的凯蒂·吉诺维斯结束了酒吧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子开车回到位于奥斯汀街的公寓。 这是一栋都铎式公寓,由凯蒂·吉诺维斯和一位女性朋友一起合住。 因为公寓没有配备车库,所以,凯蒂·吉诺维斯回到公寓后,和往常一样将车停在公寓后方大约30米远的停车场。 然而,凯蒂·吉诺维斯做梦也没有想到,就在这短短的回程路上,居然成了她人生的终点。 夜色很浓,附近的居民也许都早已睡下了吧!想到睡觉,凯蒂·吉诺维斯不由的加快了脚步。 就在此时,一个黑影突然从黑暗中跳了出来,拦住了凯蒂·吉诺维斯,这是一个凶神恶煞的男人,他手中握着一把锋利的长刀。 凯蒂·吉诺维斯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她顿时尖叫了一声,迅速往家跑去。 然而,她刚跑没多远,就被男子追上了,不等她反应过来,她只感觉后背一阵刺痛,只见男子挥舞着尖刀,已经对着她的后背捅了好几刀。 “救命啊,我被刺伤了,上帝啊,有人救救我吗?” 凯蒂·吉诺维斯痛苦的跌倒在地,凄厉的尖叫声划破了街道原本的寂静。 就在绝望之中,不知道从哪里传来一阵怒斥,”别碰那个女孩!“ 这句话显然起了一定的作用,男子连忙丢下凯蒂·吉诺维斯躲进了黑暗中。
这是一个寒冷的夜晚,大多数邻居都关着窗户,凯蒂·吉诺维斯也不知道这个好心的邻居是哪一位,她唯一感到心安的是,这个邻居也许早已打了电话报警,警察很快就会到来,她很快就会得救。 虽然在心中不断安慰着自己,可是凯蒂·吉诺维斯却敏感的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不容乐观,她的后背在不断的往外流血,凶徒还躲藏在黑暗中蠢蠢欲动,而四周实在太安静了,没有一个人出来帮忙。 凯蒂·吉诺维斯艰难的挪动着身体,爬回自己公寓的后门。 就在此时,夺命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袭击者又回来了,他很快就发现了躲藏在角落里的凯蒂·吉诺维斯。 接下来,在凯蒂·吉诺维斯绝望的尖叫声中,男子再度将尖刀捅进了她的身体。 揪心的疼痛顿时让凯蒂·吉诺维斯昏死过去。 眼见凯蒂·吉诺维斯没有了意识,男子怒骂了一声,脱下裤子,对她进行了无情的强奸,事后还将她身上仅有的49美元财物洗劫一空,逃之夭夭。 袭击者的整个施暴过程持续了大约半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附近的38个住户,始终没有一个人打开近在咫尺的门,而凯蒂·吉诺维斯期望着的警察,也始终没有到来。 几分钟后,一个邻居打开了房门,尖叫着拨打了电话报警,只是一切都太晚了,凯蒂·吉诺维斯在送去医院的半路上因失血过多死亡。 6天后,警方成功逮捕了杀害凯蒂·吉诺维斯的凶手——温斯顿·穆斯礼。
温斯顿·穆斯礼,1935年3月2日出生,他是一个标签操作员,已婚,有三个孩子,没有犯罪前科。 在审讯中,他对谋杀凯蒂·吉诺维斯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同时还承认在以前曾经谋杀和强奸了另外两名女性,以及30至40起盗窃案。 根据温斯顿·穆斯礼的供述,他的犯罪动机只是单纯的“想杀一个女人”,他说他更喜欢杀女人,因为“她们更容易得手,不会反抗”。 案发那天,温斯顿·穆斯礼凌晨两点就开车出门在街道上游荡,挑选猎物,最终,他遇到了凯蒂·吉诺维斯,之后跟踪到停车场,仗着夜色的掩护,对受害者展开袭击。 1964年6月15日,温斯顿·穆斯礼被判处死刑,后被减为无期徒刑,他在狱中关了近50多年,直到2016年3月28死亡。 谋杀发生两周后,《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是“震惊,38个目睹谋杀的人没有报警,任由女子死去”。 报导刊出后社会一片哗然,人们纷纷对那些住户进行了谴责,认为凯蒂·吉诺维斯,是被这些令人发指的冷漠和麻木不仁的人间接害死的。 是啊,如果当时有人伸出援手阻止,如果有人动动手指报警,那么凯蒂·吉诺维斯就有可能幸存下来。 可是,这些人,至始至终,只是冷血的旁观着凯蒂·吉诺维斯慢慢流血致死。 媒体的报道愈演愈烈,甚至连警方都对这些平时在社区中受人尊敬、守法的良好公民的行为感到不解。 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报警,为什么? 为了解释这个令人不安的现象,社会心理学家们经过一番研究,提出了一个叫做”旁观者“的心理效应。 旁观者效应也叫责任分散效应,该效应认为,危机现场中人数愈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反而愈少,换句话说,旁观者数量越多,他们当中任何一人进行援助之机会越低。 从一定程度上讲,旁观者效应可以勉强解释38名住户们的冷漠行为,但这不应该成为他们对发生的罪案选择逃避、视而不见的理由。 43年后,有报道称《纽约时报》在当年刊登的那篇报道,有夸大其词与失实的嫌疑,因为案发当时是凌晨3点多,正是熟睡的时间,38名住户未必如报道所说,目睹了整个罪案的发生,就算有,也可能只是片面的模糊片段,他们更多的可能会把这理解为情侣之间的争吵。 不管那篇报道到底实际情况如何,如今这点已经不重要了。 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冷漠,直到如今,依然是我们大部分人的原罪。 如果,此时,你目睹了罪案正在发生,你又会怎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