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蓝 发表于 2019-6-23 16:49:59

暴风雪山庄讲义

绫辻行人——《雾越邸杀人事件》第七幕“从我们到达的十五日晚上到现在,这个雾越邸一直处于‘暴风雪山庄’状态,与外界完全孤立。既不能出去,也没有人可以进来,陷入一种密室状态。这么特殊的情况,对即将进行连续杀人的凶手来说有优势,但同时也有同等甚或更多的障碍。“所谓优势,就是**无法介入,还有,不必担心对方会逃跑。而且,可以压迫对方的心理,让对方产生恐惧。就犯罪动机而言,这也是其中一个优势吧。“而所谓障碍,就是凶手自己也逃不出去,处于进退维谷的状态。当封闭的山庄大门打开时,也就是暴风雨平息,解除孤立状态,**进来搜查时,凶手难免就会被限定在活着的人之中。即使不是这样,在一个集团中连续发生凶杀案,每死一个人就会缩小嫌疑者的范围。被困在里面的人也会逐渐提高警觉,不等**来就会努力寻找凶手,对凶手来说非常危险。我想,凶手大多会被**无法介入的优势所吸引,在这种状态下行凶。因为现代发达的犯罪搜查技术、精明能干的**、**等权力机构所拥有的威严等,对犯罪者而言是最大的威胁。但是只要脱离那些威胁,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进行杀人计划,不必怕专业搜查员的监视与跟踪。凶手会选择‘暴风雪山庄’作为杀人舞台,就是基于这个原因。“但是,我刚才也说过,这个舞台也存在着同等甚或更多的障碍。那就是凶手自己也会留在越缩小的网中这样的危险。“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利用优势,而让障碍减到最低呢?企图在‘暴风雪山庄’中犯案的人,或多或少会考虑这个问题。例如,以最快的速度杀掉所有人,把尸体处理掉,让尸体无法辨识出身份,自己赶快逃走,装出与事件完全无关的样子。或是,把所有杀死的人都藏起来,不让**发现这个案子。“总而言之,就是‘杀死所有人’。我不禁想起有名的侦探小说,故事中的凶手最后自杀了。“至于消除障碍的方法,除了我刚才所举的‘杀死所有人’的方法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刚才我用过‘越缩小的网’这个比喻,套用这个比喻来说,就是置身‘网’外的方法。这可分为两大形态,亦即——一、一开始就不进入网中。二、从网中逃逸。“所谓‘不进入网中’,就是不进入雾越邸里面。具体来说有几种方法,例如一开始就让大家认为他没有来过雾越邸,本来就不存在;或是让大家以为他中途离开了;或是偷偷往来于外面与雾越邸之间。“而‘从网中逃逸’,就是当内部开始搜查凶手时,尽量让自己进入非凶手的那一团人中。例如,假装自己也是被害人;或是用某种伎俩证明自己不可能是凶手。”《如山魔嗤笑之物》中对“童谣杀人”的理由分析模仿杀人又可以称为童谣杀人,我想凶手之所以会这麼拘泥於童谣杀人,应该可以大致区分为以下三个理由。第一、凶手被这首歌洗脑了,这个理由完全无法用一般常理来解释。也就是说,有一种强迫观念驱使凶手一定得照歌词的内容把被害人杀害、并且布置尸体才行,凶手只是被心理上的强迫症逼著做这些事而已。关於强迫症,对於当事人来说,应该会觉得那是一种使命感吧!或者凶手是在极端恐惧或愤怒的情况下听到这首歌,因此深深地烙印在脑子里,那麼就算原本是很正常的人,也可能变得不正常。第二、这首歌里蕴含著凶手想要表达的意念。也就是凶手想要透过这首歌的构成要素、歌词的涵义、演唱时的状况等等,对世人表达些什麼,所以把这首歌当成语言来用。一般的模仿杀人,其用意往往是在这一条。举例来说,假设凶手和家人一起坐在巴士上,长途旅行中,车掌唱起当地的民谣,车上的旅行团因为这首歌吵热了气氛,也不管巴士正在行驶,就开始大吵大闹了起来,这时司机为了阻止大家继续鼓噪,一时忘了注意前方的路况,结果使得巴士翻落山崖。在这起意外中,只有凶手的家人死亡,於是凶手便依照那首民谣的歌词,把司机和车掌、以及当时大吵大闹不听劝告的旅行团员一个一个杀死……换句话说,凶手所要表达的意思是,这一连串的杀人事件都是有其意义的,自己并不是没有原因地到处乱杀人,所以才要模仿当时的民谣。第三、犯人打的是让**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这首歌上,藉以误导调查方向的如意算盘。这方面可以举出各式各样的例子,而且每个例子在意义上都有著微妙的不同……再举上面的那个例子,假设真正的凶手其实是旅行团的其中一个人,而他也有杀害同伴的动机,但是如果同伴一个个死去的话,警方总有一天会怀疑到他头上,所以他就想到要利用那起巴士意外,好掩盖自己的罪行。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模仿杀人。除了这三个理由以外,其实还可以想到各式各样的理由,好比说凶手就是看准了我们会陷入连续杀人是依照歌词顺序的盲点,但实际上被害人遇害的顺序却不是这样的,这只是凶手为了替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所使用的手法而已。还有,像是按照歌词杀人,或者是把死者的尸体故布疑阵,藉以混淆警方视听的方法,其实是为了掩护什麼对凶手不利的证据也说不定。简而言之,模仿杀人这种手法,无论是在心理学上还是物理学上,都是凶手用来掩护自己的方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暴风雪山庄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