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毒杀人案件的一些特点
投毒案件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少量多次投毒
这种投毒方式十分隐蔽,属于慢性中毒,中毒后被害人常以为自己生病了,去看医生,新闻有报道过用磷化锌、氯化钡、氟乙酰胺等少量多次投毒的案例,受害者如果不幸死亡,也难以发觉是毒死的,因为磷化锌死亡者曾被临床医生误诊为传染性肝炎、急性胆囊炎、胆道感染;氯化钡中毒死亡者被误诊为周期性瘫痪;氟乙酰胺中毒死亡者被误诊为癫痫持续状态、病毒性脑炎等。
2.注射方式投毒
一些医务人员,以治疗为名,采用注射方式投毒。如将毒药混入静脉输液内,或直接将毒药肌内注射、体腔(胸腔、腹腔、心包腔)注射,或穴位注射。所使用的毒物除常见的农药以外,还有氯化钾、氰化物、氯丙嗪、氯化汞、肾上腺素、胰岛素等。甚至有用汞、蛇毒注射杀人的案例报道。
3.体腔塞入毒物
与被害人关系密切的罪犯,多在被害人睡觉的情况下,通过将毒药塞入其阴道、直肠,或将液体毒药滴入外耳道、眼内等方式投毒。所使用的毒物有有机磷农药、砷化物、铬酸酐(一种强腐蚀性酸酐)、氯化汞胶囊等。
4.邮寄含有毒物的食物或药物
这种投毒方式比较少见,但也不是没有。如有人将剧毒杀鼠药混入饮料中邮寄给被害人,将氰化物混入治疗用的药物内寄给患者等。如果寄送人与收件人是熟人,更不会被人所察觉。
5.多种毒物混合投毒
某些毒物,本身的剂量并不致死或致命,当多种混合物同时服用,而导致中毒。
沙发 嗯呢明白了 学到了 印个爪爪,我记住啦 好危险{:7_228:} 人心难测,我们随时生活在危险之中。
投毒,导致慢性中毒或致病——这应该是目前最隐秘的害人方式。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现代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新出现的合成物质数不胜数,有的具有各种各样的毒性,很多都可以被用来投毒或致病。
如何加强科技伦理管理,加强对有毒副作用的原材料的研究和监督,预防、发现和制止犯罪,都将是具有极大挑战性的任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