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学:乙醇(ethanol)
乙醇(ethanol)俗称酒精,为无色挥发性液体,具有特殊芳香味,易燃,能与水、乙醚、氯仿、丙酮等以任意比例混溶,是各种酒类饮料的主要成分。不同种类酒的乙醇含量各不相同,为2%~65%。乙醇中毒多属于意外事故。由于酒类饮料在人们社会生活中被普遍使用,酒后肇事、狂饮导致急性中毒等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酒后驾车极易造成交通事故,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此外,也有借酒投毒或用酒将被害人灌醉后实施犯罪的案件发生。乙醇极易被机体吸收,饮酒后2~3 min乙醇即被吸收入血,30~90 min后在血液中达到最高浓度。乙醇主要在肝脏代谢,80%~90%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变为乙醛,再进一步被氧化为乙酸,最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约10%的乙醇以原形随尿液、汗液和呼气排出。乙醇主要的毒理作用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并能扩张血管。乙醇首先抑制大脑皮质功能,机体出现脑反射亢进,身体稳定性、协调性、运动能力和知觉性降低;随着抑制加强,皮质下中枢、脊髓及小脑活动受累,出现共济失调现象;若抑制进一步加深,则延脑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抑制,甚至导致呼吸麻痹而死亡。通常以血液中乙醇浓度作为标准来判断乙醇中毒的程度。由于地域、生活习惯等的不同,对于乙醇的耐受性,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大。一般情况下,血液中乙醇浓度为1 mg/ml以上时可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达4~5 mg/ml时可导致昏迷,并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急性乙醇中毒的症状及出现快慢因人而异,一般随着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程度的逐步加深,可依次分为兴奋期、共济失调期和抑制期。兴奋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欣快感、兴奋、情绪不稳、易激动甚至行为失控;共济失调期主要表现为动作不协调、意识混乱,可伴有呕吐、嗜睡;抑制期主要表现为昏睡、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呼吸表浅、体温降低、昏迷、心率快、血压下降,若持续10 h以上则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急性乙醇中毒致死者尸体检验无特殊尸体征象,通常胃内容物有浓烈酒味。急性乙醇中毒者易发生跌倒,造成颅脑损伤;易发生昏迷呕吐,导致呕吐物被吸入气管而窒息。此外,酒后驾车易引发交通事故而造成死亡。沙发 唉,所以少喝酒 生命之水(滑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