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是如何营造“真相错觉”的
“谎言重覆足够多次就成为真理”,这条宣传的定律往往被认为出自纳粹分子 Joseph Goebbels。在心理学家看来,这与被称为“真相错觉”的效应很类似。一个典型实验将揭示这一效应如何起作用:参与者给像“梅干是干的李子”这类琐事的真实程度进行评分。有时这些陈述是真的(像刚才这一个),但有时参与者会看到一个非真的版本,如“枣子是干的李子”。经过几分钟甚至几周的休息后,参与者再做一次实验,但这一次他们评分的项目有些是新的,有些则是他们在之前的第一阶段就见过的。实验有一个关键的发现,人们对上次看到过的项目更倾向于评为真,而无论他们是否为真,似乎唯一的原因是他们对这些项目更熟悉。因此,实验室中所发现的情况似乎支撑了“谎言重覆足够多次就成为真理”这一说法。如果看看周围,你可能开始觉得从广告商到政客都在利用这个人类心理的弱点。但在实验室中可靠的效应并不一定是对人们现实世界中所相信的东西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你真的可以通过不断重覆让谎言听起来为真,就不再需要其它任何说服技巧。“真相错觉”效应掌握在 Joseph Goebbels 这样的鼓动者手里会成为一件危险的武器你已经知道的某些事实会成为一种障碍。即使一个谎言听起来似乎有理,你为何会只是因为反复听到谎言就把你所知道的事情丢在一边? 范德堡大学的 Lisa Fazio 领导的小组开始测试真相错觉效应与我们早已得到的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会影响我们已有的知识吗?他们使用配对好的真实与非真实陈述,但是根据参与者了解事实的可能性进行划分,如“太平洋是地球最大的海洋”是一个“已知”的例子,也恰好是真实的;而“大西洋是地球最大的海洋”是一个非真实陈述的例子,而人们可能知道实际的情况。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未知事项相比,“真相错觉”效应的效果对于已知事项一样强烈,这表明先期获得的知识不能阻止不断的重覆动摇我们对事物合理性的判断。为涵盖所有情况,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参与者被要求对某项陈述的真伪按照六分制给予评分,以及另一项仅有“真”“假”两个选项的研究。不断重复会提高六分制评分的数值,并增加陈述被判断为“真”的概率。不论陈述是否真实,或是否已知,不断重覆都能够让它们更为可信。起初,这看起来像是人类理性的坏消息,但我这里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当解释心理科学的结果时,你必须看看实际数字。其实 Fazio 和她的同事们所发现的是,一个陈述是否判断为真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它是否的确为真。重覆效应无法掩盖真相。不论是否重覆,人们仍然更有可能相信真相,而不是谎言。表明了我们如何更新自己信念的基本事实,即不断重覆确有能力让事情听起来更真实,即使我们知道事实与此不同,但它并不能取代知识。下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会这样?答案跟你所接触到的每一条信息你所付出多少精力来严格审视它们的逻辑有关。如果每听到一些信息,你都要对照你所知道的所有事实进行评价,那么到了晚餐的时候,你肯定还在想着早饭时的事。因为我们需要做出快速的判断,所以我们采用的是直觉式的快捷方式,这种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判断多过错误。依靠你听到某事的频繁程度去判断某事的真实程度只是一种策略。在任何真理比谎言更为频繁重覆的宇宙中,即使只有51%比49%,这都是一个对事实进行快速与不公平判断的规则。如果重覆是唯一影响我们所相信的事情的话,那我们就有麻烦了,但它不是。我们可以运用推理的强大能力,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理性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的头脑是真相错觉的猎物,因为我们的本能是使用捷径来判断某事的真实性。通常这种方法能奏效。但有时也会误导。一旦我们知道了这一效应,我们可以防范它。一种作法是对为何相信我们所做的事情进行双重检查,如果有些事情似乎是合理的,到底是因为它们的确如此,还是仅仅因为我们反复被告知?这就是为什么学者们如此醉心于提供参考依据,所以我们可以查询任何说法的源头,而不是盲目信从。防范这一错觉的另一种办法是我们应该承担起停止重覆谎言的义务。我们生活在一个用事实说话,而且应该是用事实说话的世界。如果你重覆那些没有经过确认的事情,你实际上就是在帮助营造一个谎言与真相更容易混淆的世界。所以,请你在重覆之前三思而后行。
抢沙发 板凳
页:
[1]